2017年以来,必赢766net手机版动物科技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又红又专”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探索,创新“三全育人”红又专、“五育并举”育新人实践,培养“牧医红专新人”,即扎根牧业、知农爱农、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精心打造红专学堂、红专青年、红专书院、红专基地、红专课程、红专导师六大育人平台,逐步形成“牧医红专”协同育人“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简称“红专新人工程”,为涉农高校提供“牧医红专智慧”和“牧医红专方案”,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红专新人工程”引领和带动下,学院先后获得“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全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教育系统学雷锋活动先进团组织”等荣誉称号。2019年6月,学院入选“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2020年5月,《校企合作“红专模式”协同育人创新与实践》获批“河南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并于2021年11月通过省级鉴定;2020年11月,“牧医红专”育人工程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2020年12月,《兽医传染病学》获批“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样板课程”;2021年1月,动物科学学生党支部被认定为“首批全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2022年6月,动物医学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7月,动物科学教工党支部被认定为“全省高校省级样板党支部”。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党的十九大本报告首次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表述,从而明确了“时代新人”这一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2018年8月21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行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到“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我们人才培养的责任更大了、任务更重了。
二、科学定位目标,全面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以来,必赢766net手机版动物科技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人才培养辩证法,将“又红又专”和“时代新人”有机结合,逐步明确了“牧医红专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扎根牧业、知农爱农、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解决了地方农业院校“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的首要问题。
“牧医”就是“畜牧兽医”,是人才的特色和标签。我们培养的人要“一懂两爱”,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我们培养的人要扎根牧业、知农爱农,服务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红专”就是“又红又专”,是人才的优势和规格。什么是“又红又专”?这是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新时代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红”,是政治过硬、有道德,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爱国主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专”,是本领过硬、有知识,做到具备真才实学、掌握专业知识、成为行家里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我们认为,“又红又专”必须“红专统一”“红专并进”。“红”是方向,“专”是本领。只专不红会坏事,方向错了,本领再高也无济于事;只红不专会误事,方向对了,没有本领也于事无补。“又红又专”的根本在于坚守“红”的底色、精心修炼“红”的品格、时刻保持“红”的基因,关键在于彰显“专”的本色、努力培养“专”的能力、综合提升“专”的素质。
“红”与“专”的具体要求可以理解为:“红”要坚持“四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专”也要坚持“四为”方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探求天地真知,为天下百姓谋求幸福,继承古代圣贤的思想文化精髓,开创一个万世太平的和谐社会。
“新人”就是“时代新人”,是人才的方位和任务。什么是“时代新人”?其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二,“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新人”,为“又红又专”注入了新内涵。新时代的“红”,不再局限于一个政治概念。一方面,要坚定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专新人工程始终贯穿着“六个坚持”,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坚持把又红又专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围绕“红专新人工程”,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2017年9月提出“又红又专”,2018年3月启动“红专学堂”,2019年5月改版“红专青年”,2019年10月筹建“红专书院”和“红专基地”,2020年8月凝炼“红专课程”,2020年10月选配“红专导师”。
从校企共上“红专学堂”到校企共推“红专青年”,从校企共设“红专书院”到校企共建“红专基地”,从校企共创“红专课程”到校企共任“红专导师”,牧医红专新人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路径更加清晰,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至此,红专新人工程己经构建完成、初显成效、形成影响。
具体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校企协同育人,实现又红又专;完善培养方案,纳入学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扎根农牧事业,培养三农情怀,突出思政教育;学院把关定向,企业出人财物,人才精准培养;实现三全育人,贯通职业生涯,造就行业精英。
全面推进OBE理念,参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农工管一体化发展,结合一流专业建设、新农科建设、卓越农林人才计划2.0以及行业从业标准等要求,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毕业学生参与下,积极对接地方、行业、产业、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坚持“13445”思路(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即围绕一个定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强化三种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双创能力;实现四项愿景,就业有能力、创业有潜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建立四大体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化五大融合,课程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
积极构建“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实践、打造特色”改革思路,突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完整链条中,确定毕业要求、形成核心能力,与之相匹配,制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打通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专业课壁垒,建立互联互通的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课程集群。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习教学体系建设,科学制定实习大纲、实习方案,合理安排实习内容、实习时间,采取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实习质量、实习效果,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另一方面,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契机,今年学校申报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学院申报了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家禽饲养员三个工种,在全院学生中将会实现“人人持证”。
2020年,我们对红专新人工程进行了总结凝练和广泛宣传,进一步夯实育人实践和扩大社会影响。8月30日,在何家冲学院举办的学校暑期中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上,以《亮底色显本色 培育红专新人》为题作了典型发言,首次提出了“牧医红专”协同育人“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8月31日,人民周刊网以《打造五大育人平台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题进行了宣传。同时,中国网、今日头条、大象新闻、决策融媒、大河网、中原网等6家媒体作了报道。7月15日(印刷时间为10月10日),《必赢766net手机版报》第101期(总第308期)以《打造“六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培养又红又专牧医新人》为题在“评建专版”首期刊发,首次提出了“牧医红专”协同育人“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10月12日学校微信公众号全文转发。
三、深入挖掘特色,全面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平台
我们让社会、地方、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为主线,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共同构建红专新人工程,精心打造“六大育人平台”,即红专学堂、红专青年、红专书院、红专基地、红专课程、红专导师,形成一条完整的多方协同育人生态链。其中,“红专学堂”和“红专青年”侧重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红专书院”和“红专基地”侧重能力培养和意志锤炼,“红专课程”和“红专导师”侧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通过深入挖掘平台潜力优势、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作用,把企业纳入学院“三全育人”主体,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新格局。
校企共上“红专学堂”。2018年3月,学院创立“牧医红专学堂”,把培育“红专”新人的关键要素搬进“学堂”,行业专家、企业家、优秀校友、教师、学生纷纷登台开讲。截止目前,“红专学堂”已开展50余讲,其中企业开讲28次,参加学生达8000余人次。引入生态文明、乡村振兴以及黄河文明、厚重河南、中原文化等内容,提升学生专业视野,厚植学生三农情怀。随着学堂影响力不断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广,企业参与越来越多。2019年10月开始,学生党支部把“四史”教育植入“红专学堂”,学生党员一周一讲,实现学生党员全覆盖。
校企共推“红专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对学生影响越来越大。2019年5月,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更名为“牧医红专青年”,充分发挥公众号育人作用。联合企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企业风采,推送企业文化,搭建学院、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通过公众号先后开展了“政治学习大讨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文明素养你我他”等30多专题活动,参与师生累计超5万人。重点制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系列,2020年8月至今,已推送56次、106封,取得了热烈反响和明显效果。
校企共设“红专书院”。“红专书院”由学院和企业共同设置,企业冠名、出资、授课,学院提供场所、负责日常管理,不同专业、层次、年级的学生进入书院,校企共同制定具有红专元素的人才培养、考核方案,培养周期为2年。同时,将“红专书院”作为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每名学生都要进入不同的“红专书院”,修够相应学分方可毕业。学院先后和正邦集团、温氏集团、大北农集团、扬翔集团、丰源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11个“红专书院”,1000余人进入书院培养,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学论语懂做人”“何家冲重走长征路”“新县红色教育”等思政教育60多场次。
校企共建“红专基地”。依托优势企事业单位,建立一批满足学生思政教育、课程实习、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教师生产锻炼、技能提升等需求的专业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接受教育。已挂牌柳林革命纪念馆、四望山革命纪念馆、何家冲革命纪念馆、鄂豫边省委旧址纪念馆、湖东社区、尖山村、三桥村等7个“牧医红专基地”,开展各类思政教育活动50余场次。
校企共创 “红专课程”。学院定期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邀请企业参与论证,积极参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论坛,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动态调整。一方面,在课程设置、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上,企业参与其中,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校企共同编写“牧医红专系列读物”,先后编印了《中国精神青年读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选编》《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拓展阅读汇编》等6000余册,发给全院师生学习,作为课程育人的重要参考资料。另一方面,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企业选送的优秀育人案例融入课程,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制定了课程思政目标:做“四有”好学生,一要有家国情怀,强国有我服务牧业发展;二要有三农情怀,扎根牧业守护动物健康;三要有生态情怀,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生;四要有公民情怀,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019年9月,《兽医影像学》《动物解剖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繁殖学》被确定为学院首批课程思政建设试点课程。2020年9月份课程思政在学院全面铺开,各教研室认真学习《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挖掘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撰写专业课程思政案例、举行课程思政技能竞赛、参加各类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培训,印制《动物科技学院课程思政案例库选编》,确保人人重育人、门门讲思政、课课有特色。
校企共任“红专导师”。为了把“三全育人”总体要求走深走实,学院从2020级本科新生开始实行“红专导师”制,即专职辅导员担任学生“育人导师”,专业教师担任学生“育才导师”,企业高管、优秀校友、知名人士担任学生“职业导师”。让每位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三位导师,真正实现全方位成长成才。同时也让专业教师、校外人员参与学生培养,进一步夯实多方协同育人,营造“三全育人”格局,不断提高牧医红专新人培养质量。
通过“六大平台”建设,教风学风不断加强,学习氛围日渐浓厚,学科不及格率从2018年的20%降低到5%,本科生四六级通过率由2018年的15%提升到50%,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分别提高了35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学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专业相关度大幅提升到88%。
通过“六大平台”建设,学生社会美誉度逐年上升,学生思想素质高、专业技能强、专业思想牢,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每年吸引上百家企业来校“抢抓”人才。学生职业成长又好又快,近三年我院毕业生樊好礼、栗子茂、龚兵、赵实权等近15人,毕业后直接入职正邦集团、温氏集团、扬翔集团等国内领军企业,现已成为部门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平均年薪达到30万元。
通过“六大平台”建设,共获得企业资金近百万元,已投入30余万元,建设1个学生党员活动室、2个智慧教室、1个党员读书角、1个宠物美容实训室、1个实验室(校内红专基地)、1个畜牧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农牧线上销售录播室,为学生争取企业奖助学金合计20余万元。
四、准确把握要求,全面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动物科技学院立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主动出击、多方联动,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质升级课程体系,与地方行业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合作,全面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新农科人才“三全育人”格局。全面压实“全员育人责任链”,学校每个人都是育人主体,发挥各自教育作用,整合凝聚专业教师、学工队伍、榜样典型、党政干部、行业精英、退休教师等六支队伍自身优势。不断延伸“全过程育人时间链”,将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全过程,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始终,牢牢把握学生适应期、探索期、提高期、就业期等四个阶级成长规律。真正打造“全方位育人价值链”,调整优化并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体系育人功能,实现育人空间全覆盖、无死角。
创新新农科人才“五育并举”体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并不是简单相加,各自具有特殊任务和核心价值。只有“五育并举”,才能完成全面培养的任务、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德育教人为善,贯穿于五育之中,是其他四育的灵魂,同“红”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智育教人求真,为其他四育储备知识,同“专”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体育教人健体,为其他四育提供体质准备和生理基础。美育教人臻美,以精神力量助推其他四育健康发展。劳动教育通过劳力教人劳心,是对其他四育的综合实践与成果检验。
创新新农科人才“六业融合”体系。注重行业、企业、产业同学科专业、创新创业、就业的深度融合。服务行业发展,对接企业需求,围绕产业升级,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也就是说,我们紧盯行业、企业、产业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急需紧缺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新农科人才“三课改革”体系。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好的大学,讲内涵建设也就是指课程体系建设。黄达人先生认为,所谓内涵建设,可能最重要的是课堂的数量和质量,说到底就是把每一门课的质量提高。一是改革课程,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减少专业课程数量,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努力打造一流课程,增加学生学习自主性。二是改革课堂,促进课堂教学目标转变,从以知识为导向转到以能力为导向,激励全体教师勇当“金师”、争创“金课”,让课堂变得既有用、又有趣,让学生身入课堂、更心入课堂。三是改革网课,因为疫情网课(线上教学)变得十分普通,让屏幕前的学生动起来,切实提升网课教学效果,不断深化学院内涵建设。
重构新农科人才实践育人体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国三农、中原农耕等主题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知农爱农为农”情怀,激发学生在农村广阔舞台上干事创业的热情。设立实践学分,围绕“红专六大平台”和实践育人的十大实践环节。实行书院制,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进入书院进行至少2年的培养。书院学生集中统一到相应企业参加实习,专业老师驻场指导,企业采取“师徒”制实习模式。学生管理实行“学院+书院”双重考核机制。
重构新农科人才产业对接体系。2021年学院与正大集团合作,独立设置“正大创新班”,学院和企业共同设置课程、共同开发内容、共同开展授课。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均由院企双方共商、共管。“正大创新班”学生学费由正大集团全额支付,学生毕业后需要到正大集团服务3年,其工资标准不低于相同岗位人员工资。
重构新农科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学院坚持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导向,聚焦全面提高农科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着力建立健全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协作培养机制。2019年学院联合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依托“哼哼猪”农牧电商企业,组建校内农牧电商孵化基地。2020年学院联合信息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对接牧原集团、扬翔集团,组建猪生产大数据研究院。
重构新农科人才质量评价体系。把企业纳入人才培养主体,打破传统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让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同时,学院对企业制定严格“红专”准入评价体系,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技术研发、学生发展、合作深度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倒逼企业关心、关注学生素质培养和职业发展。
2023年6月,动物科技学院2019级学生胡豪杰、姚烨城、黄守孝见义勇为行义举,危急时刻显担当,荣获“出彩河南人”第六届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三位学子品学兼优,积极投身各项实践锻炼,勇敢无畏的勇救落水老人,为他人安全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为家国安宁赴汤蹈火,生动展现了牧医红专新人的精神和品格,积极践行了牧医红专新人的使命和担当,深刻诠释了牧医红专新人的内涵和价值。
下一步,动物科技学院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给学生打上了深刻的红专烙印,让他们争做牧医红专新人,在永不褪色的底色上成就绚烂的人生,让这条“牧医红专”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远、越走越宽、越走越久,为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