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本书,被誉为共产党人的“心学”宝典,为历代共产党员所推崇,成为他们修身养性的警世钟和座右铭,它就是刘少奇同志的著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我们今天讲到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西北新华书店延安总分店出版发行的较早版本,十分珍贵。就让我们一起透过这泛黄的书页,去了解刘少奇在抗战烽火中艰难写就这本书的故事。
抗战初期,大批的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虽然党员数量迅速增加,但是由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入党目的也各不相同,思想状况一时错综复杂。很多人连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都不明白,更别说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了。
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全会政治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加强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引发刘少奇的强烈共鸣。
六届六中全会后,刘少奇化名胡服从延安赴河南竹沟组建中原局,途中就开始思考和写作共产党员的修养。当时战争形势复杂,刘少奇白天要开会作报告、处理大量繁重的公务,夜晚就常常彻夜不眠地读书写作,困了就戴上自制的健脑器——冰冷的铁片贴在头上,那刺骨的寒意冻得人直打激灵;饿了就简单吃些红薯。由于经常吃蒸红薯,导致胃酸过多,他经常胃疼,身体日渐消瘦。就这样在渑池一座简陋的民居中,一盏微弱的油灯下,六张土制的宣纸上,刘少奇党建理论的辉煌巨著《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诞生了!此后一路,刘少奇边走、边读、边写、边讲,到竹沟完成书稿时,在前面加了一个“论”字。他那浓厚的湘音湘韵响彻中原大地,激发了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
1939年11月,四万余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单行本,在延安公开发行,反响极大,一时洛阳纸贵,毛泽东称赞他“写得很好,提倡正气,反对邪气”。此后,这本书也一直教育和影响着全中国、全世界。在“狼牙山五壮士的遗物中”、在江姐的铮铮誓言里、在焦裕禄病床的枕头下、在雷锋的驾驶室内、在囚禁曼德拉的罗本岛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如心灵之光,熠熠生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科书。”时代变迁,初心不改,在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今天,这本82年前出版的著作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指引着无数共产党人永葆初心,奋勇前进。(声源来自必赢766net手机版广播站常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