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陈独秀的住处诞生,陈独秀担任主编和主笔,并发表了创刊词《敬告青年》,号召青年们战胜恶社会,解放思想,与旧传统、旧思想决裂。《新青年》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它发出一声声惊雷:大力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号召青年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道德、新文化;举起“文学革命”大旗,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也是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
1920年4月,三位俄国人来到老渔阳里2号,他们是维经斯基和夫人库茨涅佐娃、翻译俄藉华人杨明斋。维经斯基向陈独秀提交了李大钊的介绍信,陈独秀看了信激动地说:“我和李大钊多次谈论过在中国建立布尔什维克的政党,这次吴先生和杨先生来华,我们求之不得。”
事后,维经斯基向共产国际报告:陈独秀是“当地一位享有很高声望和有很大影响的教授”。陈独秀立即着手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之后,他又和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人发起成立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5月5日,27岁的毛泽东从北京来到上海,借宿在哈同路民厚南里29号。毛泽东在上海住了两个多月,多次前往老渔阳里拜访心中的偶像陈独秀,两人有过多次交谈。“他对我的影响也许超过其他任何人。”毛泽东后来回忆道,“陈独秀谈他自己信仰的那些话,在我的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并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还起草了党纲。8月,中国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就在陈独秀的家中,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陈独秀担任中共上海发起组书记。
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到上海,要李达等人召集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到上海,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共产党组织。
李达写信给各地党组织,要求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开会。陈独秀接到了李达希望他回上海的信。陈独秀在广州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同时兼任广州大学预科校长,他当时正在争取一笔款项修建预科学校的校舍,于是派陈公博和包惠僧去上海出席会议。有研究者认为,召开“一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应先向陈独秀建议,然后由陈独秀出面筹办和召集大会,然而马林就直接命令召开“一大”,这让陈独秀无法接受,所以就拒绝参加会议。
7月23日,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1楼客厅,一个方形大餐桌四周,围坐着13名各地代表和2名共产国际代表,毛泽东与周佛海担任记录员。会议推举学生运动领袖张国焘为大会主席,陈独秀尽管远在广州,还是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中央局书记——影响中国历史的中共一大会议召开了!
3个月后即1921年9月中旬,陈独秀回到上海,见到了马林。马林谈了共产国际的意见,陈独秀站起来说:“中共的工作,也无须样样依靠国际,我们有我们的独立性。”尽管顶撞共产国际,陈独秀还是全力挑起中共中央局书记的重担,他从此成为职业革命家。
1925年5月,五四运动在上海爆发。1927年3月21-22日,中央军委书记兼特别军委书记周恩来担任总指挥,发动了上海全市80万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陈独秀是起义的最高领导人。(声源来自必赢766net手机版广播站王子铭)